共读|《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上书房咨询 2020-08-15 17:35:33

作者简介:林毅夫

1952年10月出生于台湾宜兰,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国务院参事,曾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者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
——林毅夫
 
精彩观点摘录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作为一种政策的变动也是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因此其间总是要损害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中国社会之所以在改革中保持了稳定,没有重蹈苏联与东欧的覆辙,正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可控资源,使得政府有能力补偿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那部分群体,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经济增长从生产结构的角度主要决定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经济学家所讲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资本。如果各自生产要素成比例地增加,产量也一定会增加。在三种生产要素中,变动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资本。二是产业结构,如果将给定的资源配置在附加价值高的产业部门,那么产值就高,所以经济的增长还取决于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三是技术,技术是产量增长的又一重因素,即使产业结构不变,各种要素不增加,如果技术取得进步,就能获得较高的生产率,从而提高产出,带来经济增长。四是制度,利用给定的投入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情况可以计算出一条生产可能性边界,即在理想状态下一个经济体可能取得的最大产出。完善的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选择适当的技术,获得最大产值。
 
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较低成本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增加资本回报率,并通过快速的资本积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优势。
 
中国是正处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不能不加以关注。尤其是收入不平等及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无效率及环境不平衡问题、外部失衡及货币升值问题、贪污腐化问题以及现阶段教育是量大于质的问题,另外还有社会发展滞后、技术能力不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调整加剧、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来自外部的各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需要去发现和一一解决。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李约瑟提出了一个问题,被称为是“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第二个方面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国又称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先的领先。解决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中,其一是文化决定论,认为儒家文化强调社会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所以比较保守,中国落后的原因是由于长期无法摆脱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其二是国家竞争假说和专利保护,认为欧洲分成很多小国,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竞争,为了让国家强盛,各个国家就会努力去倡导科学技术,而中国是大一统国家,不存在这种竞争,由于缺乏竞争而缺乏进步。三是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认为在中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下,对新技术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中国技术进步停滞。本质上,高水平均衡与低水平均衡一样,都是指剩余积累太少,换句话说就是,人口太多,劳动力的价格太低。作者提出的新的解释思路,是中国在前现代社会具有优势是因为自然条件造成的耕地生产力高于西方,人的生存成本低,人口繁衍也比较迅速。在前现代社会中是依靠经验试错的方式进行尝试错误的技术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人多就是一种优势,因为人多能够进行尝试错误的数量就多,技术发明的概率也更大。8—12世纪中国馆技术创新曾一度不断加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导致经济重心南迁,人口大量南移。由于南方的阳光水、土质等环境条件提供了较高生产力水平的可能性,技术分布曲线向右移动,所以不断有新技术出现。中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落后于欧洲的原因是西方的工业革命,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在18世纪和19世纪后,每当遇到技术发明瓶颈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基础科学进行投资的方式来克服这种瓶颈,使新技术发明可能曲线不断右移,开发出新的技术发明空间。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思潮盛行的原因:首先是在历次战争中西方列强让中国受尽了屈辱,内心始终不愿屈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状态,如果有一种制度能够替代西方的制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表现得比西方更优秀,就很容易被接受。其次,俄国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后,单方面取消了过去对中国所立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就好比一个农民欠了地主很多钱,有一天地主主动上门免除了很多债务,农民当然会对这个地主产生好感。1929年起,西方出现了十多年的经济大萧条,社会上到处都是失业现象,而苏联从1929年开始,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面,就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家变成一个当时世界上的工业化军事强国,这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很吸引人的。
 
苏联1929年在斯大林领导下采用了重工业的发展的战略,其目标与中国在1949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政策目标一样,遇到的困难也一样,因此解决困难的办法也就一样。1929年以后,苏联推行的计划经济是在一个非常贫困落后的农业社会里短时间内建立起重工业体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中国在建国后的经济情况跟苏联相比比较类似,所以也提出类似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如果把目标定位为发射人造卫星或是发展重工业,那么传统体制就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如果把目标定位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传统体制的表现就很难让人满意,尤其是在于周边国家地区比较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真正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的只有东亚的几个经济体,这些经济体在50年代的时候与中国大陆处于同一水平,但是到了80年代他们都变成新兴工业化经济。1005年新加坡的人均收入就超过了英国,接近美国的水平;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有一点差距,但也超过了英国;日本从购买力来看稍微低于美国,但是在绝对数量上超过美国很多,真正实现了所谓的“超英赶美”。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赶上发达国家是发展的目标。为了比较好地推进这一过程,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从决定内生现象的外生因素着手,将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为直接目标转变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价为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同时政府发挥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因势利导”作用,在信息、协调和克服外部性等为企业做好服务,创造好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的全面健康增长。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利用在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产业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加速经济发展,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从国际经济经验来看,我们知道美国的农民收入与城市人口收入差距不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农民数量的减少。1870年美国的劳动力中有51%是农民,现在只剩下2%。绝大多数的农民都转移到了非农产业中去,余下的农民才有办法增产又增收。
 
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但是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能在城市里找到就业机会。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改革之前追求的赶超战略。赶超战略意味着建立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产业,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不符合中国一直以来劳动力的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连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都很难得到解决。
 
为了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必须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市场,消除对各种要素价格的扭曲,让各地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同时,也需要在硬件方面,加强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要素价格能够逐渐趋向均衡。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中国的改革采取的不是休克疗法,一次性地把所有的扭曲都消除,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为了调动工人农民的积极性先实行改革放权让利,允许技术和市场双规并存,然后慢慢由双轨制变成单独的市场制。例如金融部门、自然资源和土地依然存在许多国家的直接干预和配置。市场制和计划制的并存自然会导致两种体制之间的摩擦,这种摩擦的表现就是在被控制的稀缺资源上两种体制的定价会产生差异,也就是会有租金的存在。
 
为什么不把对资金价格、自然资料和土地价格的控制以及对某些行业市场准入的控制一次性放开?由此便引发了第二个问题的根源,即扶持国有企业的需要。之所以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扶持,除了它本身的能力不够外,还有一方面就是国企在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国有企业改革
 
苏东的改革思想是存量改革,也就是着眼于更有效地配置现有的资源存量,而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增量改革。休克疗法的根据是通过一个比喻,即“不能分两次跳过一个鸿沟”,但是如果鸿沟太深,两端的距离过大,跳下去等于是自杀,苏东的改革就是这样的情形。
 
中国渐进式改革,创造出经济的增量,让鸿沟逐渐填平,缺口越变越小。在双轨制下,市场价格比计划价格高,根据市场价格不断调整计划价格,两种价格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而且,由市场配置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在沟底越来越浅、缺口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到最后一步就可以跨过这个鸿沟。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方式更为有效。
 金融改革
 
现代,经济中最优活力的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最为需要的就是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实际上就是在“补课”,即原本应该在改革之初开始发展的,但是由于政府的干预没有发展起来。所以,现在要把落后的这一段时间补回来,积极发展适合目前企业和资金需求特点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从而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
 
在政策设计上,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银行都不会是一个允许自由进入的航工业,政府总要对银行的设立采取一定的限制。只要存在进入限制,已有的银行就会拥有一定的垄断利润。为了不损失掉这块垄断利润,银行家在经营上就会比较谨慎。因此适度的垄断利润是让银行自律的一种制度安排。
 
固然发展中小银行非常重要,目前这类机构也确实欠缺,但也不能拔苗助长。前面我们讲到过,要得到资金所有者的信赖,说服他们把钱存入银行,再把吸收到的钱贷给最优活力的企业,这些都对银行家的才能有很高的要求。不能一时良莠不齐,为了追求数量而遍地兴建中小银行,还要保证良好的准入和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存量生产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与存量相等的“存量需求”,这种需求既有可能来自于投资也可能来自于消费。“存量需求”指的是有需求愿望并且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个概念在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是不会有的,因为只要有需求愿望和支付能力,在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里,这样的需求基本上就能得到满足。第一个的存量需求是外国投资企业的投资需求。第二个存量需求是私人企业的投资需求。第三个存量需求是城市里的消费需求。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过去提出的“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思路是有问题的,而且在讲一次分配注重效率的时候,对效率的定义经常是以能够发展发达国家的那些产业、形成发达国家那样的企业形态为标准,这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必然会导致就业不足、收入产局加大等问题。
 
为了正本清源,还是应该在一次分配中就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使经济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就业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的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就有了支付能力,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能得到根本解决。与此同时,外部性的问题交由政府来解决,这样就能避免资源过度密集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发展方式,从而实现“五个统筹”,实现和谐社会的构想。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现代的新古典经济学本身也是在放弃一些不合实际的、暗含的基本假设而不断发展深化的。现代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在1890年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粗具雏形。马歇尔的理论体系里,除了本文所提出的、到现在还在为经济学家普遍接受的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假设外,还假设了信息是充分、对称的和交易费用不存在等。马歇尔的理论体系在解释和预测众多经济现象上非常有力,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人们购买该种商品的数量通常会下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勒的最大贡献就是放弃了完备信息的暗含假设,提出了信息不充分,信息有价值,信息的获取有成本,使信息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考虑变量,这也是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一些简单的因果逻辑体系。社会科学理论是否适用于某个国家取决于其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否和该国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致。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找出关键的条件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体系,通常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对这个社会的历史文化有深刻了解的社会科学学者才能做到。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必须摆脱一味去“西天取经”的思维定式,在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积极研究中国与其他发达中国家过去百年多来的现代化探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当前国内、国际社会的现实,创造性地构建出一套能够揭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本质、面临的限制和机遇的新的思想体系、理论观点。
附录: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前现代经济的特征:库兹涅兹的研究中有一项非常有趣的发现:在前现代社会(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人口增加,经济规模扩大,但是人均收入却基本保持不变,这种增长属于外延性的增长。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人均国民收入会长期地持续地增加,当然人口数量也会有所增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方面的问题可能会给经济带来重大打击,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重视发展工业的同时,也一定要重视发展农业,以及农业的技术进步。
 
生产增长的潜力是否能够被挖掘,除了是否发生技术变迁以外,还在于是否有配套的制度作保障。一种有效的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是以自发性的制度变迁作为基础,这样的制度推行的过程会更加顺利。如果没有自发的基础,仅仅由政府和社会精英来推动,那么通常只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而不是用法律的手段把组织层面建立起来,即使在组织层面建立起来以后,如果没有配套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结果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附录:前现代社会中国人均收入长期保持不变和人口众多之谜
 
谜题一:中国的人均收入为什么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不变
 
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经济增长方式最大的不同,并不在于前现代社会没有技术变迁,而在于前现代社会的技术变迁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而现代社会的技术变迁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并由此导致对必需品、非必需品和养孩子的相对成本变化。
 
谜题二: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中国在历史上人口密度一直高于欧美国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气温适合于生产亩产更高的粮食作物,单位面积里养人的成本低,相等面积的土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所以人口密度也就居高不下。
 
附录:全球经济失衡、储备货币及全球经济治理
 
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和长期增长的“双赢”方案,可以基于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架构,其间伴随着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同进行的结构性改革。在金融方面,一个解决对策是创设一个全球经济复苏基金,由硬通货国家及高储备国家支持并由多边开发银行管理,该基金将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突破瓶颈及提供生产率的投资项目。这些投资将增加对高收入国家生产的资本品的需求,并且降低其目前的失业水平,还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长远的增长。某些投资项目可用于高收入国家,关键是投资的质量。基金本身还可以与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为投资创造空间并提高其效率。
上一篇:解读现阶段购物中心行业的发展背景
下一篇:共读 |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得主著作——《贫穷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