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共读|《思考,快与慢》

上书房咨询 2020-05-27 16:52:41

 


作者简介:丹尼尔·卡尼曼是美国普希金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著名学者、经济学家王福重对本书的评价是:直觉并不总是可靠的。对于重要和复杂的事情,轻信直觉往往是危险的,也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本书内容概览
人类思维分为两个系统
人的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丹尼尔·卡尼曼将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归纳为“快”和“慢”两种决策系统。
 
“快”系统使用的是无意识的直觉思维,依赖于人的情感、记忆和经验。而使用“慢”系统需要花费精力。比如,“快”系统可以轻松计算出1+1=2,但是如果“快”系统要计算就显得比较困难了,这时就需要“慢”系统起作用。
 
“快”系统是无时无刻在线处理信息。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总是优先使用“快”系统。只有当“快”系统处理信息出现困难时,才会征用“慢”系统。“慢”系统是有意识的逻辑系统,可以纠正“快”系统的思维错误。
 
“快”与“慢”系统的运作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
1、启动效应
当你咬着一支笔,你并不知道自己的面部呈现出微笑的状态。但是这种微笑的状态会启动你“开心”的感觉。
 
2.锚定效应
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我们后续的决策作出各种暗示,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这就是锚定效应。锚定效应通常可以用于商业策略、商业谈判之中。实现表明,超市中牛肉罐头降价10%,一种情况是“每人限购12罐”,一种情况是“不限量”,前者比后者的销售量要多两倍。
 
3.曝光效应
如果某个人、某个词反复出现,将增加这个词的可信度。因为“快”系统的熟悉感会使我们对熟悉的事情放松。电梯里面的洗脑广告正是运用了这个心理学效应。
 
3.常态效应
常态效应是指如果我们会遇到过的小概率事件,当再次遇到这类事件时候我们就会不以为意已经在股票里面亏过钱的,显然会比第一次在股市里面亏钱的人淡定很多。
 
4.因果关系错觉
我们会认为连续发生的事件具有因果关系。最典型的例子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以往人们可能会认为苹果熟了,所以才从树上掉下来,而牛顿的“万有引力说”显然更有说服力。
 
5.确认偏见效应
当有人问你对某个人的印象时,如果提问的是“xx是否友善?”你可能会找出很多xx友善的证据,但如果提问的是“xx是不是不友善”你可能会找出很多不友善的证据。
所以人们常常已经有了观点,再去找证据去支持自己偏好和猜想的观点。
 
6.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常被运用于各种数字游戏之中。当你听到“一种药物的有效率是90%”和“一种药物的失效率是10%”,即便是二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是前者听起来就会让人信服很多。
 
7.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人或某件事物的印象很好,如果后续的信息也是支持这种很好的印象,那么会起到加固好印象的作用,如果后续的信息不支持这种很好的印象,那么后续信息的负面一起也会被抹掉。所以,现实中偶像明星都要竭尽全力的使用光环效应打造良好的印象,即便是一些明星后续有了一些丑闻,也会因为起初的印象而消解掉部分负面印象。
 
8.过度依赖直觉
大多数情况下,源于“快”系统的直接反应构成的线索,就能让一个普通人编出一个自洽的故事。这些故事里面夹杂了当事人的想象,这些想象可能来自于他早年的经历、他的文化背景等。
注意,依赖直觉本身是无可厚非的,行业专家们往往因为操作丰富的案例,对事情有娴熟的判断。
 
9.沉没成本
如果对一件事物已经投注了巨大的精力,人们常常希望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挽救已经不可挽救的投入成本。其实,在这个时候,及时止损才是更重要的。
 
10.乐观偏差
有时候,人们对于预期收益的美好联想就会激发他们去行动。对未来的幻想可能会蒙住他们的双眼,使他们低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本书对于市场调查咨询工作的启示
管理者和决策者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行业熟悉度,也拥有更为广泛的信息来源。但是,正如哈耶克所认为的:“人类的知识分散于个人之间,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知识可以自由交流、扩展,但不可能被集中于个人或别人组织中,更不可能连同终极真理被个别人完全掌握。”而市场调研工作就可以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拓展信息来源、了解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也就是多一个观察问题的视角,目的是辅助管理者和决策者做出最有效的决策,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业绩表现。


作者:赵璐,经济学博士,上书房信息咨询公司合伙人,高级顾问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上一篇:上书房研究|一文读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上书房咨询|市场调研咨询技术在产品预测创新中的应用